记者日前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总工会了解到,永德县集中全县5家重点茶叶加工企业、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、有关培训机构和县职教中心等优质资源,构建起覆盖“管护-加工-研发-销售-培训”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平台658金融网,激活茶产业发展新动能。
据了解,依托茶行业产改联合体,组织劳模和工匠代表深入生产一线车间、班组,向一线职工分享成长经历、传授精湛技艺、弘扬劳动精神,累计开展活动20场次,覆盖一线茶企职工1000多人次。着力推进“书香企业”建设,举办“赴阅读之约·建书香企业”主题职工读书分享会5场,吸引600余人次积极参与,为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注入了持续的精神动力。
此外658金融网,构建“理论+实操+认证”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,邀请云南省、临沧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、国家级评茶师、非遗制茶技艺传承人担任讲师,开设茶园管理、茶精制加工等8个专项培训班,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永德茶产业实际,比如针对忙肺茶“高香耐泡”的特性,专门开设古树茶手工制茶技艺课程。
联合培训机构与龙头企业共建“茶产业技能实训基地”,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,构建起“田间有师傅,成长有擂台”的立体化培育模式,将茶园、车间变为第二课堂,使产业工人在“干中学、学中干”,目前,联合体共结成了20对帮扶对子。举办“忙肺杯茶叶技能大赛”,设置制茶工艺、评茶技能、茶艺表演等竞赛项目。截至目前,联合体已开展培训班6期,培训茶农、企业职工1000余人次。其中200多人通过考核获得初级以上茶艺师、评茶员、制茶师职业资格证书,拓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渠道。
据介绍,永德县茶叶行业工会联合会推动行业签订集体协商合同,覆盖茶企7个、职工317人。以“院坝协商”为载体,构建“茶叶协会+茶工代表+茶企代表”协商帮扶体系,就如何管理好一片茶叶、助力一方发展进行协商,如:以永德银竹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代表的乌木龙彝族乡多家茶企,通过协商,邀请两名省级科技特派员长联5户有机认证茶企,5户有机认证茶企结对帮扶79户茶厂。
永德工会还构建“攻关+共享+激励”多维并进的创新机制,攻关方面,成立劳模工作室整合技术骨干力量,带动企业开展技术攻坚,推动工艺革新、显著提升竞争力,比如“李兴良劳模创新工作室”聚焦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改进,成功取得2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,显著提升产业技术水平。
共享方面,在工会助力下,联合体统一制定管理规程,开放先进设备资源,多家茶企将自动色选机、机械化包装生产线等共享使用,中小茶企仅需支付少量租赁费用即可接入高效生产体系,大幅降低综合成本。
激励方面,设立“永德茶产业工人创新奖励基金”,对技术攻关、产品研发、市场开拓中有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现金奖励,今年已有12人获得奖励,切实推动创新成果转化。联合体还组织技术团队深入10个乡镇,带动万余户茶农转型为产业工人,实现技术帮扶全覆盖,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。
在茶业产改联合体助推下,2024年658金融网,永德县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8.28亿元,茶农人均收入3875元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赵黎浩)
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